您当前的位置:品牌观察网资讯正文

美团再爆刷单丑闻 刷出了业绩却也刷散了人心

2017-06-05 10:20:50  阅读:707+
   美团最近的日子不太消停。前脚“招聘歧视”事件的风波还没平息,后脚又被员工爆出刷单丑闻。

  近日,多名美团员工在社交网站爆料,称美团大连区域出现集体违规事件,为业绩进行二维码造假和刷单,在美团内部被查后,最终4名员工遭到开除处理,其余管理人员则被记违规。

  而这引起了大部分区域员工的不满:“管理和压榨,让我们不得不刷单,而二维码也不是我们的活,现在承担罪责的还是我们。”从发布内容看,美团基层员工对公司的怨怼颇深,除了因公司对此次事件处罚不够公正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地推员工平时业绩压力过大。

  刷单常态化 自欺欺人的“大跃进”

  5月初,美团内部通报了10起反腐案,实名通报员工9人、典型不良商家2人、骑手1人,主要问题是“收受合作商家贿赂、欺骗商家、骗取用户个人信息、刷单骗补贴等行为”,涉及诈骗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其中,涉及酒店业务、外卖业务的腐败事件各2起。

  而这只是美团内部刷单造假问题的冰山一角。有数据显示,2016年美团清退触及“高压线制度”员工时,被下线的不良商家高达1500家;30余名员工、外部黑产相关人员200人被移送司法。触及高压线的只是很少一群,背后还有更多商家和员工存在刷单、虚拟门店、二维码造假等行为,只是没有被查而已。

  去年底,《新京报》就曾报道,2016年7月以来,一个70余人的团伙勾结数十家入驻店铺和美团内部员工,利用平台退款结算流程进行刷单诈骗,在10余天时间里骗取金额高达500万元之多。即使以每单百元计算,此次曝出的诈骗金额表明,短短10余天至少有5万单是刷单刷出来的。

  而餐饮之外,美团的酒店业务也是刷单重灾区。

  五一小长假后,美团点评高调宣布,“2017年4月29日,美团旅行酒店单日入住间夜超120万,再次创造行业新高”。随即这一数据遭到酒店从业者的质疑,甚至引发了海外媒体的关注。有媒体报道称,当前美团旅行所有签约酒店每日可售卖的库存都达不到120万个间夜量,此次美团发布的单日入住间夜数,大大超出了实际的可售卖库存量,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成立的。要么美团在统计方法上玩了猫腻,要么就是通过刷单对数据进行“注水”。

  管理混乱背后的经营压力

  针对美团刷单现象,有记者调查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一条地下“刷单产业链”:卡商通过大量“养手机卡”,再贩卖给验证码供应商,为刷手提供一个又一个的“白号”进行刷单。在网上,一个美团账号的报价只要0.2元左右。

  而围绕刷单产业链,已经形成了相当丰富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以外卖平台为例,刷手可以刷走“首单红包”获利,也可以代人下单赚取佣金,还能与商家合作刷单分享补贴。也有人通过出卖“刷单”教程赚取费用,一套《能刷外卖首单红包的教程》仅售40元。

  一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美团管理的混乱。一直以来,美团以拥有一支上万员工的“地推铁军”闻名业内,但美团的管理方式相当简单粗暴——烧钱招揽商家和消费者,对地推就“唯业绩论”。至于以什么方式,如何完成KPI,美团管理层根本无法管理到散布在城市各处的基层地推。

  除此之外,频频出现的美团用户隐私泄露,以及此前沸沸扬扬的招聘歧视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美团管理不力所致。

  而另一方面,导致管理混乱、动作变形的更深层原因,还在于巨大的业绩和经营压力。

  美团点评在2015年12月提交的融资计划书中,预定的盈利时间为2018年,并预计2016年亏损98亿元。但去年8月,王兴就对外宣布,除外卖业务之外,其他业务实现整体盈利——这距离融资计划书提交仅短短半年。

  对此,投资人认为,骤然变化的盈利状态,反映出美团正面临着巨大的资本压力。

  日前大股东腾讯将在新一轮融资计划中弃投的消息在业内风传,尽管美团方面对此进行了辟谣,也难免被猜疑,美团新一轮的融资并不顺畅。

  而在此之前,2016年初,美团点评完成F轮33亿美元融时,曾承诺三年内IPO估值不低于200亿美元。因此,美团迫切需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盈利,以一份账面数字优秀的报表,来冲击上市和高市值。

  也因此,去年下半年,美团将经营业绩作为主要KPI,除了超高的门店数量目标,还进行区域排名、城市排名、BDM排名等一系列业绩排序。刷单造假成了员工为了完成高压任务而采取的手段。“个人到城市全部刷单,区域逼着城市,城市逼着BD,这个做假有什么意义!好东西商家都不想用了!”美团员工称。

  更有美团员工表示,美团已是岌岌可危——目前新美大盈利的业务均来自合并前的点评,而美团基本清除了点评原有的高管团队,其野蛮生长模式在持续烧钱后,被证明严重缺乏盈利空间。

  为摆脱庞大的人力成本压力,节约开支、提高营收,从2016年10月起,美团分三批开放了自营转代理的2000余个城市。同时,强制大量地推员工转岗到新成立的餐饮生态业务部门,被嘲“软性裁员”。而最近,美团又要求自营配送员签署一份无偿转为代理送餐员的协议,有1.5万名配送员将被“扫地出门”。

  “消费者第一,商户第二,员工第三,股东第四,王兴第五”是美团标榜的价值观排序。目前来看,排在第三的美团员工在KPI重压之下,人心摇摇欲坠,不得不利用包括盗用用户信息、勾结商户等方式频繁刷单。人心散了,造成恶性循环,最终排名第一的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障?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