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品牌观察网资讯正文

追赶微信支付宝无望 美团支付前景堪忧

2017-05-31 15:30:58  阅读:518+
    近日,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公布的一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钱袋宝”)太原分公司被央行支付结算处处以罚款5万元。

  据悉,这是钱袋宝自2016年9月26日被美团点评全资收购以来,第二度因违规行为遭到央行处罚。这一消息不仅令钱袋宝的业务安全性受到外界质疑,同时也令业界重新关注起美团“支付+场景”战略的尴尬处境。

  七个月内连吃两张罚单 美团支付安全性成疑

  公开资料显示,钱袋宝成立于2008年11月,是国内首批获得由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

  2016年9月26日,美团点评对外宣布完成对钱袋宝的全资收购,相当于变相拿到了支付牌照。对于收购价格,美团方面讳莫如深。不过,外界根据同类案例收购价格推测,美团为此付出了12.8亿元人民币。

  只不过,这张耗费巨资买下的牌照在美团手中还没有捂热,随后便遭到迎头一击:2016年10月14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对钱袋宝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因违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钱袋宝被处以罚款人民币12万元。

  短短七个月内,钱袋宝两度因为业务违规吃罚单,很难说是偶发性问题。

  据了解,《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自2010年9月1日开始实行,旨在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同样旨在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各参与方合法权益;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更是重点针对用户存放在支付账户内的备付金,严格防范资金被挪作他用,甚至被第三方支付机构卷款跑路。钱袋宝两度触及风控红线,可见其在业务层面的安全隐患一直都存在。

  显而易见,美团在收购钱袋宝并将其全面接入美团旗下支付场景之后,其中的安全风险,无疑转嫁到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与商户身上。因为钱袋宝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与违规操作行为,美团平台用户和商户将不得不承受更高的欺诈风险,敏感信息泄露风险,备用金挪用风险等。

  从无牌上路开始,美团的支付之路为何匆匆

  事实上,早在大手笔收购钱袋宝之前,美团就曾铤而走险,上演了一出“无牌上路”的闹剧。

  去年2月,美团悄然在美团APP订单支付页面上线了“银行卡支付”功能,并力压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处于被优先推荐的位置。这一功能表面上看极易被误认为银行网银,但实际上却是诱导用户将银行卡绑定到美团自建的支付产品上,通过银行“快捷支付”方式扣款消费,用户在一过程中建立的账号密码,都属于美团平台。

  上线仅3天,这一在零监管之下的“偷梁换柱”行为,就遭到律师熊万里实名举报。熊万里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中称:“本人已向央行等监管部门实名举报,美团在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从事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已违反了中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甚至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

  据了解,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非金融机构从事相关支付业务需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美团、大众点评等都不在央行所公布的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67家公司名单之中,当时也未曾收购过拥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因此并不具备经营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资质。这也正是熊万里实名举报美团的主要依据。

  同年6月,央行约谈美团,并叫停了其支付业务,美团钱包的充值功能随即被勒令下线。

  这一出闹剧过去仅仅3个月后,美团火速完成了对钱袋宝的全资收购,其切入移动支付市场的迫切之情,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认为,美团之所以急于建立自己的支付体系,一方面是效仿阿里巴巴、腾讯等“支付+场景”的布局,依靠支付系统将平台的巨大交易额沉淀为海量资金,以此获得收益,甚至以支付为跳板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缓解自身盈利困局;另一方面,业务持续亏损,陷入内交外困的美团也急需给资本讲出新的故事,稳住投资人的心,“支付+场景”战略无疑就是一个充满看点的新故事。

  只不过,无论是当初把资金风控当儿戏的“无牌上路”行为,还是不惜代价匆匆买下支付牌照的举措,美团快速开辟的这条“速成式”支付之路上,由于缺乏了对网络支付风险最基本的重视和管理,显得既不专业,更不负责。

  美团的支付+场景战略,到处都是“雷”

  综观美团当前的诸多业务,除了处于衰退期的团购以外,几乎每一项业务在行业内都面临强大竞争对手阻击。外卖,有饿了么和百度外卖;酒店,有携程和去哪儿网;近期推出的“美团打车”,属于半路杀入高度竞争的红海;至于支付业务,在微信和支付宝两强相争的局面下,很难说美团有资格站在战场上。

  就在外界对美团“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战略布局颇为不解之际,近期美团又对外宣称公司已经立项,即将由高级副总裁兼餐饮平台总裁王慧文牵头进入当下拥挤不堪的共享充电宝赛道,令不少行业观察人士纷纷表示“看不懂”。

  有一种说法是,美团这些看似分散的业务布局逻辑,都是立足于消费场景的串联以及场景与支付的打通。包括美团即将打造的共享充电宝,同样是基于美团平台的线下商户场景,与餐饮、团购、酒店等业务形成合力,同时也能够为美团的支付系统导流。

  然而,“支付+场景”战略看似能够包容一切、解释一切,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是场景方面,美团的野心远胜过能力。前文已经说过,美团在每一个业务领域都面临强大对手的阻击,在单一场景里要站稳脚跟都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同时耕耘多个场景?美团目前无论是用户资源还是资金实力,都不足以支撑这样庞大的平台化野心。

  然后是支付方面,美团真的还有机会吗?当前中国的网络支付早已进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双寡头鏖战的局面,美团自带支付系统杀入战局,想要分一杯羹,不是不容易,而是基本无可能。更何况,安全问题早已成为悬挂在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斩断美团的支付之路。这种局面下美团的“支付+场景”战略,如同海市蜃楼。

  或许,美团所谓的“支付+场景”战略,其作为“故事”的价值,远胜过其作为“战略”的价值。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猜您喜欢